《规划》明确重点工作和重点工程。共七个方面、87项重点工作、10项重点工程。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稳步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建立完善财政、投融资等政策保障体系,持续提升森林、海洋、农业碳汇能力;
打造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方面,全力推进生产绿色化,强化节能降碳增效,健全绿色低碳创新体系,提升生态旅游、绿色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
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方面,聚焦能源、城乡建设、交通运输三大领域绿色低碳化发展;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合理保护开发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
高质量构建生态保护修复体系方面,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进重点流域、水土流失、废弃矿山等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方面,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体系,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深化绿色交流合作方面,努力打造绿色海上丝绸之路示范区,深入推进海峡两岸绿色融合。
附件: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生态省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
五个双百:教育财政投入200亿元以上;建设约200所学校;创建240所以上各级各类优质学校;培养200名市级以上优秀校长;培养200名以上省级名优教师
构建泛在智联的数字底座;激活有序流通的数据要素;发展创新发展的数字经济;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社会;打造多元协同的数字政府
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发展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建设共治共享的数字社会,构建赋智赋能的数据体系,布局集约智能的新型基础设施,筑牢可信可靠的网络安全屏障
闽政办〔2021〕58号,到2025年,福建省国家创新型省份格局基本形成,年均增长18%以上,科技综合实力全国排名进入前12位
索引号:QZ00101-0300-2021-00039,数字泉州建设和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形成新高地,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年均增长20%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 13%
索引号:NP00101-0302-2021-00035,2035年南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绿色高质量发展超越的远景目标为法治南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全面加大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力度。积极推动福州市空间布局调整和整体竞争力提升,形成以福州中心城区为引领、以新区新城为重要引擎的国家中心城市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优势;二是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新时代数字福建
充分发挥厦门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和国际门户枢纽作用,建设与国际接轨、高效便捷的国际航运中心,邮轮旅客年吞吐量达 60 万人次,机场国际通航航线达 42 条以上
加快推进福建省智能视觉AI开放平台、喜马拉雅数字声音产业园、南平(浪潮)大数据双创示范基地等建设,推动武夷智谷软件园做大做强
加快温福高铁、宁德至福州长乐机场城际铁路、货运铁路支线建设,打造东南沿海重要铁路交通枢纽,抓紧沈海高速公路宁德段扩容、宁古高速、宁上高速、国道228等项目建设
创新构建项目1+3+1决策推进机制,推动6+2+8责任主体扩权赋能,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顺利运营,生活垃圾分类厦门模式,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