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是以感知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
人、机、物的泛在连接,提供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
理等服务的基础设施,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
国和网络强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联网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感知技术、网络与通信技
术、数据处理技术等。其中,感知技术包括传感器、条码识
别、二维码识别、射频识别、音视频采集、高精度定位等技
术,负责实现数据感知、采集和获取;网络与通信技术包括
协议、接入、组网、融合等技术及设备,负责实现数据传输;
数据处理技术包括信息模型、数据分析、数据存储与管理、
数据融合、数据接口等技术,负责实现数据交换共享、信息
协同。同时,在实时业务、应用智能、数字化管理等需求带
动下,催生出边缘计算、物联网操作系统、数字孪生等关键
技术,并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融合发展,
实现全面感知、泛在连接、安全可信、智能应用。
物联网标准体系包括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建设运维标准和应用标准等4个部分,见图1。基础标准是物联网的总体性、框架性标准,为其他各类标准提供基础支撑;技术标准是物联网的关键共性技术与融合技术标准,为实现物联网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建设运维标准是物联网系统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的标准,以指导各行业推进物联网系统建设和规模化部署应用;应用标准是面向行业具体应用需求,对其它部分标准的细化,支撑各行业发展。
附件:关于印发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的通知【 工信部联科函〔2024〕206号】
L3 级(交互型):具备感知功能、执行功能和部分决策功能; L4 级(自主型):具 备感知功能、执行功能和决策功能; L5 级(自适应型):具备感知功能、执行功能、决策功 能和认知功能。
机器人智能化信息模型主要包含三个内容:对象、对象属性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自主性-场景是基于机器人智能化信息模型的基础模型,综合智能化等级的智能化信息模型
智能制造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并实现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
《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 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开展2022年度智能制造标准应 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作为驱动电机的核心材料;特种钢材是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的重要原材料;实现人形机器人轻量化目标,聚醚醚酮PEEK是优选材料
培育千亿级人工智能融合产业集群10个、省级创新应用先导区15个、特色产业园区100个,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3000家,总营业收入突破10000亿元
每年遴选20项以上重大需求项目,并对入选省级典型应用场景且项目投资额不低于200万元的,每项分别给予机器人相关企业和用户单位各50万元奖励
京经信发〔2023〕46号;通过揭榜挂帅聚力解决机器人产业短板问题和技术难题,根据攻关投入予以最高3000万元的支持;实现机器人生产全流程无人化,智能化的机器人企业
京政办发〔2023〕17号;聚焦发展机器人“1+4”产品体系,实施百项机器人新品工程,集中突破人形机器人通用原型机和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
经认定的成都市首版次软件产品,对研制企业,应用单位分别一次性给予不超过250万元的资金补贴;给予重点项目最高200万元经费支持
3D机器视觉技术路线涵盖三角测距,TOF(飞行时间成像原理),双目成像,结构光等,其中双目摄像头方案技术壁垒极高,功耗较低的TOF方案有望在未来成为主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