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能源、大健康、环境科学等重大综合研究平台以及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建设,支持筹建合肥科学岛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支持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中国脑计划合肥中心等重点创新平台建设
铜陵经开区重点发展先进结构性新材料、信息技术、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加快打造长三角产业合作先行区、全省城乡融合示范区、铜陵东向发展门户区
安庆经开区、安庆高新区建成千亿园区,进入全省开发区前列,宿松、潜山、太湖、宜秀经开区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岳西、迎江、大观经开区工业产值突破百亿
高度重视泗县籍在外各类人才的重要作用,以泗县籍院士、高级专家为重点,鼓励支持泗县籍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就业,营造泗县籍各类人才服务家乡的社会氛围
建成淮北理工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淮北港利实验学校和淮北市第一中学、淮北卫生学校等新校区。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
以长三角研发、蚌埠孵化转化产业化为方向,深入对接长三角创新源头,最大限度吸引长三角创新成果向蚌埠集聚,加快科技成果在蚌埠落地转化
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构建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现代水网工程建设、推进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安徽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部署重地,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平台获批落地,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全球第一,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逐步向创新驱动转变
深化大数据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应用,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生态体系
围绕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宣城高新技术开发区、芜宣机场临空产业园、宣城多式联运综合枢纽区等,设立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宣城联动创新区
主动对接合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合淮产业走廊为支撑,深度参与 G60 科创走廊建设,加快形成合肥研发、淮南转化,合肥孵化、淮南产业化的协同创新格局
落实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 《决定》,坚定朝着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亳州进军,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平安亳州建设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