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主线,秉持“战略协同、聚焦重点、共商共建、市场为先、开放共赢”的基本原则,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立足三省一市科技创新资源禀赋,聚焦重大科学问题、重点技术领域、重要产业方向,依托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集中力量持续突破,到2025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创新策源能力全面提升,若干优势产业加快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区域一体化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共建高水平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融通发展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健全长三角区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培育机制, 围绕国家长远发展和长三角区域特色优势的重大创新领域,突出任务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打造高水平人才团队,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家实验室体系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建立长三角地区国家实验室体系协同机制。
(二)打造示范引领创新平台
共建重大创新基地平台。按照一体化管理运行模式,协同推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建设,优化新型科研机构治理体系,建设若干高水平研发载体,组织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探索一体化协同的体制机制,构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合作网络。积极争创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通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构建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多元主体协同的创新共同体。
(三)建设大科学基础设施集群
完善长三角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网络。着力构建长三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储备项目落地预研。
以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为导向,聚焦长三角重点产业,强化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培育创新集群高地,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附件:上海关于印发《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沪科合〔2022〕19号;长三角科技创新券政策实现全域互联互通;保障科技创新券政策与长三角科技资源的有效衔接,推动科技创新券发挥效益和长效运行
解读了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内涵目标,建设领域,行动原则,全方位勾勒上海未来的转型方向,明确了8大领域,34项具体行动建议
聚焦人才,品牌,头部企业,通道,平台五个关键,实施五项重点举措,推出八个专项行动计划,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创新内核高能,总部高度集聚,流量高频汇聚,深度融入的五型经济生态系统
沪科科普〔2022〕2号;建设3个国际一流的科普场馆,10个左右国内领先的科普场馆,向公众推荐原创(含译著)优秀科普作品不少于100部
沪府办发〔2022〕10号;积极落实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相关工作要求,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组织实施10个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事项
黄浦恢复重振三十六策,从10个方面提出36项具体举措,围绕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的政策目标,对市场主体关心的复工复产等方面分类施策
从5大方面,制定30条举措,全力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力争让更多市级政策措施在杨浦落地实施,又注重前后衔接,充分吸纳以往出台政策中企业感受度较好的举措
沪府规〔2022〕5号,2022年免除6个月房屋租金,引导银行对减免房屋租金的出租人视需要给予优惠利率质押贷款等支持,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入抵扣
优化信用长三角网站功能,实现与三省一市公共信用平台系统对接,加强三省一市信易贷平台合作,共同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水平
沪府办发〔2022〕6号,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30%以下,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左右,新增风电装机规模180万千瓦
聚焦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形成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路线图及配套政策举措,新增发布100项以上城市数字化转型地方标准及团体标准
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要突破,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上海电子信息制造业构建一核三基四前五端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核心先导领域,优先发展三个基础支撑领域,大力发展五个终端创新领域
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上海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超过2.2万亿元;产业基本具备自主发展能力;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