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明确,到2025年,我国海上100米水深以浅沉船整体打捞吨位不低于10万吨,沿海和内陆饱和潜水作业保障深度分别达到500米和200米,6000米水下机械扫测打捞作业能力进一步强化,沿海离岸50海里以内水域溢油清除能力达到1000吨,沿海离岸50海里以内重点水域溢油清除机动力量应急到达时间不超过5小时,海上危化品船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
提升救捞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建设“覆盖近海、兼顾远海、天地一体、网信融合”的救捞通信网络,完善船舶VHF、航空VHF、航空监控、卫星通信等通信系统,实现船岸、机岸、船机高效互联互通。加快无人船、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在救捞系统的应用,全面提高救捞履职效能。
附件:交通运输部发布《救捞系统十四五发展规划》
![](/images/pdftu.gif)
到2025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将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费模式
应急〔2022〕34号,健全优化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快推进急需短缺和重要标准制修订,强化标准宣贯实施和监督管理,加强标准化基础保障工作
安委〔2022〕2号,现代化消防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中国特色消防救援力量体系基本构建;全灾种救援能力全面提升;科技引领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安委〔2022〕7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危险化学品,矿山,消防,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达到3至5个;新建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60个以上;技术创新中心20个以上;建设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10个;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十四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国卫医发〔2022〕15号,完善护理服务体系,加强护士队伍建设,补齐护理短板弱项
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顺应解决温饱转向营养多元的新趋势
国药监综〔2022〕23号,升级两品一械智慧监管能力;提升政务一体化服务能力;推进监管数据融合与驱动;筑牢药品智慧监管数字底座
环环评〔2022〕26号,将273.44万家排污单位纳入排污许可管理,通过30余个流域综合规划环评,对近200个不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水利水电工程提出取消建设的优化建议
建质〔2022〕38号,推进BIM全过程应用,开发基于BIM,5G,云计算等技术的协同设计应用系统,逐步推广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数字化资产管理和智慧化运维服务
2022年第一批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国办发〔2022〕11号,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健全,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对能力显著提升,人均预期寿命继续提高1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