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435亿立方米以内,其中地下水取用水量控制在13.03亿立方米以内,非常规水源利用量不低于8亿立方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降幅不低于20%和1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不低于0.535。基本建立与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科学、高效的用水总量管控体系。
1 严格用水总量管控。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流域与区域、地表与地下等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将地下水取用水量、非常规水源利用量等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至县级行政区。将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大力推动相关行业、产业以及各类开发区、新区在做规划的同时开展水资源论证,从源头促进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
2严格用水效率管控。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要大力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将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分解落实至县级行政区,严控用水效率红线。全面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和广东“节水九条”,推进城市节水减排、工业节水减污、农业节水增效。
3 加快建设取水监测计量体系。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取用水情况,提升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基础保障能力。实现取水监测计量全覆盖,同时地表水年许可水量50万立方米以上、地下水年许可水量5万立方米以上的非农业取水和大中型灌区渠首取水要实现在线计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扩大在线计量覆盖范围。加快推进农业用水计量方法研究和计量设施改造建设,加强农业取用水管理。
4 建立健全用水总量核算和评估制度。依法落实用水统计调查制度,建立健全用水总量核算工作制度,加强基础数据来源把控和质量审核,从源头提高用水总量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建立用水总量评估制度,定期评估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目标落实及相关工作情况,评估结果作为用水总量动态配置及考核的重要依据。
5 建立用水总量动态配置机制。坚持从严管控与统筹配置相结合,建立用水总量“阶段管控、动态配置”的管理制度体系。依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动态配置各地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水需求。
附件:关于印发广东省“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管控方案的通知
加快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和设施配套,有效衔接前端分类收集及末端分类处理;明确各类垃圾分类收运模式;加强生活垃圾转运设施管理
台山市人民政府;防灾减灾方面指标有三项,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利用方面指标有五项,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指标有三项,农村水利方面指标有两项
普府〔2022〕19号;构建适应两统一职责的管理体系;自然资源保护水平实现新提升;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服务改善民生效能大幅提升
河府〔2022〕52号;基本实现河源12131交通圈,以时间换空间,打造河源到大湾区,深圳都市圈及周边城市高铁1小时交通圈,高速公路2小时交通圈
深圳还将强化软件人才集聚效应,加大软件人才招引力度,对承担工业软件,基础软件等重大技术攻关的核心团队,给予1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财政资金支持
从构建数据要素市场治理体系,提升数据要素市场治理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发展,打造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先行区等方面,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发展
清府办函〔2022〕94号;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纳入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完善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工作机制;强化乡镇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属地责任
江府〔2022〕19号;货物进出口额达到2200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年均实际吸收外资金额不低于55 亿元;吸收外资金额不低于275 亿元
深圳供电局发布全国首个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应用,成功实现了居民家庭用电每日减排量,累计减碳总值等信息的清晰统计,从而推动居民家庭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粤民发〔2022〕55号;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区服务更加可及便捷;社区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社区服务人才队伍更加壮大;社区服务运行机制更加顺畅
产业营收突破2500亿元,形成3家以上营收超过100亿元和一批营收超过10亿元的设计企业,引进和培育3家营收超20亿元的制造企业,产业链国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力争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绿地率达到39%,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83%,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641个
穗府办〔2022〕11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7%,人均预期寿命达83.6岁,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0万人以上,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8年
肇府办函〔2022〕40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413.4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力争达到15028公里;新增建设泊位达30个;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出租车占比提高至100%
韶卫函〔2022〕53 号;制定重点行业领域健康企业建设指南,开展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活动,及时和推广中小微企业帮扶经验,形成有特色的可复制帮扶模式
穗府办〔2022〕10号;打造形成两城两都两高地,建成数产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和先进制造业强市;形成万千百规模化产业集群梯队格局
突出绿色发展,探索绿色生态文明发展路径;突出精细管理,以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为着力点;突出智慧引领,以网络化为支撑的智慧城市管理服务系统
中发改服务业〔2022〕272号;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2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约7.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