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星科技成立于2001年,主营为制冷设备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换热器、制冷系统管组件、汽车空调管路和制冷单元模块等。目前同星科技已有翅片式换热器产品逾2000种,具备年产翅片式换热器600万个的生产能力,是美的集团、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等知名企业的的供应商之一。
作为一家拟创业板上市的制造类企业,同星科技在招股书中多次强调公司重视研发。2019-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831.66万元、1913.43万元和2585.11万元,同比增速达到8.53%、4.46%、35.10%。
乍一看,研发费用持续增长,还算漂亮,但带入2019年-2021年的营收增速12.42%、21.51%、56.16%,同星科技的研发费用增长率并不及营收增速。这也直接导致其研发费用率逐年走低,近三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4.43%、3.81%、3.30%。
即便与同行相较,同星科技研发费用率也不突出,2019年-2021年,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4.12%、4.66%和4.02%,近两年已经低于同行均值。
研发投入力度不及同行的结果是产出落后。截至2021年末,同星科技共获得授权专利147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35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但这11项发明专利的申请日均在2018年9月25日及以前,此后近4年的时间再未有新的发明专利。
招股书显示,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末,公司研发及技术人员分别为85人、75人和94人,占员工总数的9.73%、7.46%和9.38%。从研发人员绝对数来看,除了近两年多于宏盛股份外,难以企及其他同行,研发人员占比也难与同行匹敌。以2021年数据进行类比,德业股份、宏盛股份、三花智控、盾安环境的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292人、90人、1890人、516人,占比为14.50%、10.99%、13.05%和4.70%。
2019年-2021年,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合计达到1639.17万元、1158.2万元、1233.35万元,而各期净利润分别为4101.74万元、4643.25万元、6833.52万元,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合计占净利润的比重高达39.96%、24.94%、18.05%。
招股书显示,同星科技选择的上市标准为“最近两年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计算)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2018年公司净利润为2019.09万元,若没有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2019年公司净利润仅2462.57万元。换句话说,在没有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的加持下,公司2018年、2019年的净利润累计是达不到上述的创业板上市标准的。
智能服务机器人 导览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