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2026 年,本区机器人产业生态初具雏形,引进和培育 100 家左右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全区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 10 亿元以上,深度融入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协同生态链,机器人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取得明显进展。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应用。支持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机器人“大脑”,增强环境感知、行为控制、人机交互能力,建设大模型训练数据库,以世界模拟器等工具推动“大脑”对现实世界理解,提高机器人的人—机—环境共融交互能力。开发控制机器人感知运动的“小脑”,搭建运动控制算法库,通过运动控制训练,突破全身协调运动控制、手臂动态抓取灵巧作业等技术,提升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作业能力。面向特定应用场景,构建仿真系统和训练环境,加快技术迭代速度,降低创新成本。
提升核心技术创新研发能力。支持疏解高校组建雄安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深化疏解高校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支持龙头企业、疏解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产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产教融合基地,建设雄安机器人研究院,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开发机器人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支持建设机器人科普中心,面向青少年传播机器人创新知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实施关键零部件攻关突破工程。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积极布局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智能控制器、智能一体化关节、新型传感器等关键基础零部件研发。重点突破视、听、力等高精度传感关键技术,提升环境综合感知能力;研发机器人实时操作系统、系统仿真软件、机器视觉软件等。
附件:雄安新区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100 家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
算力规模达到35EFlops以上,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左右,新增算力基础软硬件设施自主可控比例60%以上;孵化一批行业应用大模型,培育典型应用场景30个;
年度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且年度 研发投入超过300万元的企业,对研发投入超过300万部分按8%比 例予以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按照年度营业收入增量的2%,予以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
打造100款以上大规模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400亿元;聚焦制造、教育、养老等领域,打造500个以上应用场景;算力规模超过60EFLOPS
培育3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行业大模型,推广30个典型应用场景,选树100家人工智能应用标杆企业,打造5个人工智能示范园区及若干示范基地,可用算力超5000P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达到500家,打造10个以上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3个以上人工智能示范区。建成人工智能岛、济南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
湘工信人工智能〔2024〕325号;智能算力达到3600PFlops,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建设5家左右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打造50个左右特色化的行业大模型、100个左右标志性创新产品、200个左右典型应用场景
以鼓励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有效防范化解人工智能安全风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特性,分析人工智能风险来源和表现形式
通过本白皮书提供的设计指导, 降低服务器和冷板式人工智能加速卡之间的适配难度,降低适配的成本和人力投入;便终端客户根据业务场景灵活选择相应产品
基础标准是物联网的总体性、框架性标准,为其他各类标准提供基础支撑;技术标准是物联网的关键共性技术与融合技术标准,为实现物联网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L3 级(交互型):具备感知功能、执行功能和部分决策功能; L4 级(自主型):具 备感知功能、执行功能和决策功能; L5 级(自适应型):具备感知功能、执行功能、决策功 能和认知功能。
机器人智能化信息模型主要包含三个内容:对象、对象属性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自主性-场景是基于机器人智能化信息模型的基础模型,综合智能化等级的智能化信息模型
智能制造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并实现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