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至今,我国大数据产业迎来了深度应用的关键新阶段,大数据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为我
国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5G、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与大数据加速融合,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创新。据全国数据资源调查工作组在2024年5月发布的《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
显示,2023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速度增快,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大数据核心产业收入总规模达30.8万亿元,未来几年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年增长率有望保持20%以上。2023年12月,《“数据
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布,涉及数据要素在工业制造等12个领域的应用,为
数据赋能经济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将更加优化,
数据要素市场逐步形成,产业链日益稳定高效,产业生态体系更加完善。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大数据已成为国家竞争的新高地。中国,作为全球大数据产业的重要参与者,正以惊人的速度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2024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报告》为我们揭开了中国大数据产业的神秘面纱,展现了中国在全球大数据产业中的领先地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解读这份报告,探索中国大数据产业的辉煌成就!
图片数据说话: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报告2024版
总体评价:区域发展不均衡,东部沿海领跑
报告显示,中国大数据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区域间差异明显,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不均衡发展态势。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基础雄厚、创新资源丰富、信息化水平较高,成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高地。
前15强省份: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领跑,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省份在大数据产业指数中稳居前列,展现出持续领先的势头。这些省份在产业水平、产业创新等维度上表现优异,但在产业环境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前20强城市:一线城市引领,新一线城市迅速跟进,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等城市在大数据产业领域依旧稳居全国前列。这些城市在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人才储备等方面拥有雄厚的基础,继续引领全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附件: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报告2024版:总量达32.85ZB,规模达30.8万亿元,,增长率有望保持20%以上
数据流通、数据安全等设施共同构成数据基础设施的“六个底座”是“六位一体”的关系;应建设高质量数据集,强化新型人工智能存储创新与应用,优化数据资产评估体系
本白皮书将对制造业发展历程、现状、趋势与核心难题做深入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了相应的制造行业解决方案,结合业内实践成功的客户案例来详析信息化转型的有效方法,以供生产制造行业的从业者参考交流
由 3 个一级指标,9 个二级指标,15 个采集项组成。采用评分方式判定中小企业该部分数字化水平等级;由 4 个一级指标、16 个二级指标组成,均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
剖析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到的核心数据问题,点出数据治理的战略性与重要性,并确立数据治理的范围原则,洞察数据治理的行业规模与供需市场
新质生产力赋能工业 , 形成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 , 其中 , 新制造与新服务深度融合;基于高端装备制造、电子元器件、消费电子三大大行业对新质生产力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梳理
55%的受访者认为生产率得到了提高,这证明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商的影响;41%的受访者指出他们的举措有助于实现流程自动化
帮助数据要素在设计,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流程优化,进一步降低数据应用门槛,提升数字化水平,保证数据要素更好推动数据要素赋能千行百业,促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中国 AI 产业规模在这一年达到了 2137 亿元,预计到 2028 年将增长至 8110 亿 元, 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30.6%,从智慧城市到自动驾驶,AI 正以其独特的方式改变着世界
数据空间正在成为数据要素化发展新阶段的新型空间形态;机械化和电气化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一个以机器设备为基本组成单元的物理空间;数据企业等集合而成一种新型产业形态
企业围绕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经营管理三大方向,制定了按业务在线(数据)化,数据业务化,业务智能化三步走建设规划,已基本实现了五个在线
实施财务云项目,夯实数字化基础;实施发票云与研发 PLM 项目,扩展数字化应用;实施销售服务一体化项目,提升数字化能力
2022年我国数据产量达8.1ZB,同比增长22.7%,全国一体化政务数据共享枢纽发布各类数据资源 1.5 万类,累计支撑共享调用超过 5000 亿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