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产业的新赛道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高工咨询发布的《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报告全面梳理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政策环境、区域发展、资本市场、技术发展、市场前景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 产业定义与分类
人形机器人被定义为具有仿生特性、能够模仿人类动作和表情的机器人。根据形态、应用场景和驱动类型,人形机器人有多种分类。
2. 产业概况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科技领域的潜力产业,预计到2025年和2027年,中国将分别实现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的初步建立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安全可靠构建。
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涉及多个学科,包括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和新材料等。当前存在技术瓶颈,但自2022年以来,人形机器人开始快速发展,AI大模型的应用推动了其发展。
3. 产业链分析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包括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和下游应用。核心零部件如减速器、电机、传感器等是产业链中价值较高的部分。
4. 政策环境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包括《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等。
北京、上海、深圳等重点城市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上具有明显优势,形成了各自的产业特色和创新模式。
5. 资本融资
自2022年以来,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发生了多起融资事件,涉及金额达数十亿元,显示出资本市场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关注。
6. 技术专利
全球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申请数量持续增长,中国在申请数量上位居首位,日本在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上领先。
7. 市场预测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和中国的市场规模将显著增长,2024-2030年间年均复合增长超过50%,人形机器人将在工业制造、服务、特种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9. 机遇与挑战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面临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长等机遇,同时也面临技术突破、成本降低、法规伦理等挑战。
附件: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梳理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政策环境、技术发展、市场前景
人形机器人应用主要受技术能力与场景空间两因素影响,场景结构化程度越高,对技术性能要求越高,未来两到三年开始在各行业有小规模商用,未来五到十年应用将逐渐成熟
机器人厂商解决机器人数据短缺主要靠两种途径:1)通过为数众多的机器人在物理世界中收集数据;2)通过 AIGC、数字孪生等方式合成仿真数据。因此建议关注模拟仿真相关标的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的共 识在多轮行情中逐渐形成,呈现 AI 技术发展+产业巨头加持+政策支持的 三重共振,多模态视觉语言模型与机器人的结合超大众预期
滚柱相对于螺母无轴向运动,丝杠转速可达6000r/min,螺母直线速度可达2m/s;行星滚柱丝杠可采用微小导程(螺距可达0.3mm)行星滚柱丝杠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国内机器人行业如火如荼进展,诞生了如优必选、宇树、智元、傅利叶等诸多优秀机 器人整机厂,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优秀Tier1
2022-2032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约为33.3%;格物致胜预计 2030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将达到 150 万台,2035 年达到 800 万台的水平
中国叉式移动机器人销量达 19500 台,同比增长 46.62%,市场规模约为 42.9 亿元,同比增长 23.70%;市场渗透率仅为 1 .66%,仍有很大的应用替代空间
小脑负责产生运动控制指令生成,比如设置上身姿态、控制指关节运动、控制头部姿势等;脑干这一层级主要是解决底层的运动控制能力问题
传感系统对应“五官”,包含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控制系统对应“大脑”和“小脑”,是机器人的指挥中枢;执行系统对应“肢体”,负责执行控制系统制定的操作
10 余款人形机器人发布,其中除了机器人厂商如追觅、傅利叶、达闼、宇数、开普勒、乐聚、理工 华汇、中科电机器人公司,还包括汽车厂商小鹏,以及偏互联网的企业如小米、科大讯飞、智元
灵巧手因其能够模仿人手的各种灵巧抓持和复杂操作能力,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预计在 2030 年增长至 30.35 亿美元,2022-2030 年间CAGR 为 10.9%
人形机器人行业空间的拓展有赖于功能替代性和成本划算性,安全、功能、成本、效率缺一不可。人形机器人兼具工业品和消费品属性,应用场景包括工商业场景&个人/家庭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