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早,目前已初具规模。为了支持本市机器人产业进一步发展,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竞争优势,青岛市政府自
2020 年起提出通过以下十项措施,逐步推进对相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团体的政策扶持:
一、发展壮大整机及系统集成;
二、加强关键零部件配套;
三、鼓励企业上规模;
四、支持企业规范发展;
五、支持建设产业技术研发平台;
六、支持建设检测、认证机
构及公共服务平台;
七、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
八、加大产品推广应用力度;
九、支持举办机器人大赛活动;
十、设立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2021 年,青岛市出台的
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中,对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加大支持力度。对于
制造业企业,年度内购置使用工业机器人产品达到 50 万元以上,可按照机器人设备投
资的 20%给予最高 100 万元的奖补。
经过多年的努力,青岛市机器人产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根据企查查公开的企
业信息数据,我们对青岛市机器人行业相关企业进行统计,截至 2022 年 5 月,青岛全
市从事与机器人有关的经营活动的在营企业超过 7,500 家,近十年来全市新增机器人相
关企业数量始终保持增长。2021年新增 2,219家,预计 2022年青岛市仍将有超过 2,500
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成立。
从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所处行业来看,截至 2022 年 5 月,青岛市机器人相关企
业中,有 36.5%的企业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其次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为 20.9%;
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分别为 19.1%和 10.1%。从行业分布结构可以看出,
青岛市机器人相关企业多布局在零部件及终端产品销售、科研技术服务,以及工业制造
领域,而消费级的服务型机器人未来将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长三角地区布局有较为完整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条;珠三角地区在全国机器人产业重点集聚区中位居前列;京津冀地区以智能型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为主要方向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国民健康规划;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关于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
分拣机器人外观应色泽均匀,金属零部件不应有锈蚀;结构应布局合理,装配方便,易于维修保养;不能有造成危险的锐边或棱角,手柄等装置的位置合理
移动机器人结构应按照制造商批准的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进行制造;紧固部分无松动关键紧固部位做划线标志;静载承受1.25倍额定负载
AIIA/S 02001–2020,指导不同场景下多智能体协同系统的有效互联协作,可以为支撑动态多智能体协同系统有效互联协作的网络协议提供参考
挖掘人工智能服务老年人的潜在价值;采用以老年人为中心的设计流程;将老年群体特征纳入人工智能数据集;开发对老年群体包容性强的产品
深入实施济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加快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培育省会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国内一流的区域人工智能科创高地
到2022年,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基本建成,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取得显著成效,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为落实《东营市“优势产业+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20-2022年)》,培树行业标杆,制定本办法
咨询诊断费用补助拨付系统方案解决服务商。形成初步诊断报告的,补助1万元;形成解决方案且与企业签订改造合同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分别再补助5万元、3万元
《三年行动计划》共分四部分,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重点组织实施9个产业智能化提升工程,围绕5个方面开展攻坚,落实好4项保障措施
6月10日,北京市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新基建、新场景、新消费、新开放、新服务”5个行动方案,构建“1+5”系列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