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软件设施加速新基建的赋能效应。自2018年新基建的概念提出以来,政产学研用多方主体发力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AI新基建的内涵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明晰。
AI新基建主要包括数据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和AI软件设施。数据和算力基础设施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软件设施作为连接枢纽,则难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赋能效应,支撑起丰富的AI应用和服务。
因此,AI软件设施在近两年成为产业焦点,AI开源框架生态、预训练大模型体系、AI软件平台生态等内容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AI新基建的愿景是让AI像水、电一样成为触手可得的普惠资源:政策层面,国家以及各行业的“十四五”规划相继对人工智能新基建提出指导意见,不断推动新基建的落地应用;产业层面,头部科技企业联合地方政府,积极建设运营区域性基础设施,不断加速AI生态的培育。
智能文档处理、智能会议、知识管理、智能客服等各类企业智能应用不断发展,全面赋能企业办公、管理、决策、风控、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
头部科技企业先后发布了AI治理战略和治理体系,成立了相关委员会和工作组,聚焦企业层面的AI治理和风险管理体系,可信AI技术和保障工具也在蓬勃发展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收支规模达850厅美元,预测,2022年该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约20%至 1017厅美元,并将于2025年突破2000厅美元大关, CAGR 达24.5%
调度决策外卖调度系统困住骑手;个性化推荐电商场景下的信息茧房和马太效应;内容治理如何守护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人工智能可以放心使用吗
数据不完备和滥用风险突出而损害用户的权益;人工智能算法存在固有缺陷在可解释性鲁棒性偏见歧视等方面尚存在局限;企业人工智能管理体系不完善
企业作为落实人工智能治理原则的重要主体,形成覆盖人工智能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机制,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治理基本框架
构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可用、可靠、可信,其内涵包括提升技术安全和构建技术管理机制两个层面工作
在规划设计阶段机器学习场景中固有的不可预测性,传达实施偏差会进一步加剧;在研发部署阶段模型运行之后的动态更新缺乏足够验证等挑战
高增长:未来五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平均增速将超过20%;高集中:软件占比近40%硬件产品占比接近35%;高壁垒:渗透率还不到4%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工作框架应整合社会各界对AI社会技术复合体的离散性认知,突破AI包容审慎实践的探索,建立基于“逻辑-秩序-监管“的人工智能治理工作框架
多模态数据具有异构性 多模态数据的关联难度表示较大 多模态知识融合困难 多模态问答大多只能处理简单的问题 多模态知识问答推理能力弱 可解释性差
谷歌CVPR 2022拥有18亿参数,并使用30亿的 标注图像进行训练,在ImageNet上取得了新的记录90.45%,证明了视觉大模型(30亿参数)在广泛视觉问题上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