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全球特种机器人整机性能持续提升, 在极端环 境、危险作业等场景下的操作能力大幅增强, 促进太空探测、 深海探索、应急救援等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
2017 年以来, 全球特种机器人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达到 21.7%, 预计 2022 年全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超过 100 亿美元, 2024 年全球特 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 140 亿美元。
5G+工业互联网"为机器人发展带来新机遇,为机器人系统在工业环境极端环境操作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机器人化的智能装备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全球相关科研机构及创新企业加大对极端环境,救灾抢险等 特种机器人的研发支持力度,多国联合推进空间机器人升级,各国科研机构采用联合研发模式
机器人+ 应用不断拓展深入,产业整体呈现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态势,2022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 五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2%
我国机器人产业主要集聚区可分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 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共六大区域,长三角和珠三角基础最好
长三角地区已建立起了我国功能完善的机器人产业生态体系, 形成了以上海,昆山,无锡,常熟,徐州,南京为代表的产业集群,规模效益创新环境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
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基础,以深圳, 广州,佛山,东莞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在创新力与影响力方面位于全国前列,在机器人领域的科研机构数量较多
凭借突出的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京津冀地区区域内北京,天津, 河北机器人产业形成了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为本区 域内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东北地区具有良好的资源区位优势与制造业发展基础,重点围绕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领域高端产品开展创新攻关,专注于垂直细分领域的中小企业集 聚发展
中部地区作为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后起之秀,促进了区域内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打造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机 器人示范应用基地,推动机器人行业应用 场景示范
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结合地区特色与国家政策引导, 逐渐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园区,该地区机器人科研机构总数偏少,人才相对匮乏
刘文强发布了2022年智能传感器十大园区报告,明确了智能传感器概念界定,梳理了智能传感器产业演进,分析了智能传感器市场概况,阐述了十大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仿人机器人高度渗透各行业应用场景,未来市场空间非常广阔;仿人机器人50%以上的成本来自于关节,其关节数量一般为25-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