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作为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后起之秀, 地方政府积 极出台加快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行业措施与指导意见, 促进了区域内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一)产业规模效益
整体而言, 中部地区机器人产业规模与长三角地区和京 津冀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中部地区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 但 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 打造了诸多机器人骨干企业, 整体推 动区域内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智能化迈进。安徽 重点加快机器人整机、零部件与系统集成的协同发展, 以推 广应用工业机器人为抓手, 积极打造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机 器人示范应用基地, 现已建成芜湖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园、合 肥机器人产业园等园区。湖北加快突破整机、部件、集成应 用等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进一步推动机器人行业应用 场景示范,不断壮大产业规模。
(二)产业结构水平
中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良好, 基本已形成集研发、关 键零部件、本体、集成于一体的产业链发展态势。为激发区 域内机器人企业的创新活力, 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关键 零部件产品国产化水平, 中部地区加强引进国内外优秀机器 人技术团队, 与本地企业与研究机构联合加强机器人技术创 新能力, 提升机器人产品研发能力, 助力机器人产业实现跨 越式发展。
(三)产业创新能力
截至 2022 年 7 月,中部地区机器人产业技术专利数累 积达 34880 余件, 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 其中, 安徽申请专 利数量大幅领先, 湖北和河南紧随其后。目前, 中部地区已 充分认识到机器人产业创新的重要性, 正在依托区域内机器 人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不断寻求核心技术突破, 快速掌 握一批专利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 比如埃夫特拥有多项喷涂 机器人相关核心技术, 其研发的紧凑型防爆喷涂机器人, 已 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
(四)产业集聚情况
中部地区机器人产业集聚度较去年有所提高, 引进的头 部企业对资源的集聚吸引作用渐显。截至 2022 年 7 月,中 部地区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达 2014 家, 其中, 安徽 496 家, 河南 442 家, 湖南 423 家,湖北 333 家, 山西 170 家,江西 150 家。目前, 武汉、合肥、芜湖、长沙、湘潭、洛阳等地已 形成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态势, 围绕餐饮加工、纺织、装备、 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重点布局机器人系统集成、本体制造 与解决方案创新, 有力带动当地制造业实现换挡升级、提质 增效。同时, 中部地区通过加强市场、企业、园区和行业主 管部门之间的协作沟通, 不断提升区域内机器人重点品牌的 知名度, 积极拓展销售渠道。
(五)产业发展环境
中部地区属于内陆地区, 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 相比, 在经济发展水平与吸引人才能力等方面尚存在一定差 距。 中部地区科研机构总数较少,主要包括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南 昌大学、中南大学、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中部地区部 分产业园区通过重点搭建机器人产业科研创新平台, 积极引 进国内其他区域先进技术创新团队, 与高校科研院所形成深 度合作, 带动当地机器人初创企业融合发展。
机器人公司 机器人应用 智能医疗 物联网 机器人排名 机器人企业 教育机器人 机器人开发 独角兽 消毒机器人品牌 消毒机器人 |